春天公司种植基地正在采收西生菜。 记者缪亚平摄
再过几天,云南春天农产品有限公司(下称春天公司)位于贵州大型批发市场的扶贫窗口将正式运营,届时将把云南的特色产品呈现给当地消费者。但春天公司董事长彭国华并不满足于贵州本地市场,他的目标是将云贵高原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销往海外,让全世界的消费者都能感受别具一格的中国味道。
彭国华的底气来自于春天公司。经过22年的发展,春天公司已成为集蔬菜种植、生产、加工、储存、出口、销售于一体的农产品行业龙头企业,其产品在新加坡、韩国、加拿大、马来西亚、巴西、日本等国外市场都具有良好的口碑,也为今后云贵高原贫困地区的农特产品外销打开了市场。
昆明菜园到香港餐桌
只要2天
走进晋宁工业园区宝峰片区,春天公司总部外观看起来并不起眼,但远远可以看到"让世界拥有春天"的宣传标语颇为醒目。
"这是公司的发展目标,我们也正在逐步实现。"彭国华介绍,春天公司创立于1997年,得益于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和昆明市、晋宁区政府部门的积极支持,目前已经成长为云南省重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春天公司种植基地遍布省内各州市及国内重点城市。包括公司自有种植基地3万余亩、联合种植基地20多万亩,已带动当地劳动力20万人以上,产品远销香港、新加坡、韩国、加拿大、马来西亚、巴西、日本等地区和国家。
在春天公司生产车间,除一般的分拣操作平台外,记者还看到12座恒温库、3套真空预冷设备。"这是为了延长蔬菜的保鲜期,正因为有充足的恒温库和真空预冷设备,企业日均处理蔬菜能力可达800余吨,年生产能力超过10万吨。"彭国华介绍,在宝峰种植的西生菜,两天就能到达香港消费者的餐桌上。
用3到5年
做到百亿规模
近段时间,正是宝峰西生菜和上海青、油麦菜的上市季节,春天公司每天至少要采收60吨到70吨的蔬菜。"我们的蔬菜绿色生态,是可以直接吃的。"在采收西生菜的基地里,彭国华捡起一颗剥一片菜叶放在嘴里嚼了起来。
彭国华的信心源于春天公司对产品品质的一贯追求。他告诉记者,公司以欧盟和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标准为参考,以全球食品行业安全与质量体系最高标准(SQF)认证认可为标准,先后与市农科院、昆明理工大学等科研单位及高校合作,开展了出口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出口有机蔬菜良种苗繁殖及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出口有机蔬菜冷链物流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等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改进了蔬菜生产技术,还改善了蔬菜生长生态环境,同时提高了蔬菜品质,保障了保鲜蔬菜加工技术能力,出口产品合格率可达到100%。
此外,春天公司从源头上注重产品的环保和生态,主要使用农家肥、有机肥,并派驻质保人员进入基地或农户种植地跟踪、指导、交流,随时掌握蔬菜种植情况。
彭国华透露,未来3到5年内,春天公司将全面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人才及设备,全力打造国际领先的种植示范基地及全年不可复制的地域产品优势,争取年销售收入达到百亿元。(记者缪亚平 通讯员汤云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