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晋宁区坚持把滇池治理与保护工作放在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目前,已建成近2万亩生态湿地、"三级河长四级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已完成8个滇池水体治理项目、立案查处419起各类涉水案件,滇池南岸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截污治污系统,滇池湖滨带生态功能逐步得到恢复,呈现水清岸绿、草长莺飞、鱼虾成群的生态美景。
有力推进"三年攻坚"行动
晋宁区辖区滇池流域面积758平方公里,占全市2920平方公里滇池流域面积的1/4;滇池湖岸线长达53公里,占滇池湖岸线总长163公里的近1/3。
今年开始,晋宁区不断推动滇池保护与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工作,成立了指挥部,制定下发多个方案,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工作职责及完成时限;与街道、相关部门签订责任书,将全区滇池治理工作列为重要督办事项,进行全程督办。
近年来,晋宁区累计投入34.6亿元,完成"退田退塘"1.78万亩,"退人"1.19万人,"退房"55.85万平方米;建成沿湖湿地25块总面积近2万亩;拆除防浪堤23.22公里,建设生态堤22.037公里,完成滇池南岸污水配套收集干管建设182.01公里;完成5个集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和232个村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建设。
晋宁区水务(滇池管理)局局长吴聪表示,通过各项滇池治理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提升和改善了全区入滇河道水质,削减了进入湖体的污染负荷,环滇池生态系统得到恢复,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
App助推压实"河长制"
多年来,晋宁区不断推陈创新制度和措施推进"河长制"工作,培训乡(镇、街道)使用昆明市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及移动河长App,促进河长巡河制度一一得到落实。
近年来,晋宁区完成了区、乡(镇、街道)和管委会实施方案及配套制度的修改完善,区级增加6条河道区级河长,乡(镇、街道)细化明确了小组专管员责任;区乡两级建立河长名录,新增河长公示牌,完成"一河一策"5个方案编制。区级河长巡河76次,乡(镇)级河长巡河382次,村级河长巡河1552次;总督察带队对全区河长制工作进行专项督查2次。
截至目前,晋宁区共出动8102人次,车辆2290辆次,清除杂草、漂浮物、河道周边村庄生活生产垃圾和建筑垃圾719.48吨,清除淤泥25.38万吨。
明年继续推进21个治理项目
晋宁区不断统筹推进滇池治理项目,今年启动实施了滇池治理项目29件,总投资约6.19亿元。目前,已完成8个项目,明年,其余项目正在按照要求推进。
据了解,涉及城镇污水处理配套设施项目5个,河道支流沟渠整治3个,生态恢复与湿地建设3个,截污完善工程3个,面源污染防治项目5个,其他涉及工业整治、清淤等滇池治理工程项目10个。已经完成的8个项目,正在有效发挥作用保护滇池流域水环境质量。
在推进治理项目建设的同时,晋宁区还不断健全滇池流域生活垃圾处理机制,不断强化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立案查处419起涉水案件
多年来,晋宁区持续强化水环境联动执法监管。
今年来,晋宁区多部门配合联动,建立执法监管网格化管理体系,定期开展集中联动执法,切实解决因多头执法而造成推诿扯皮的问题。
据晋宁区水务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吴红强介绍,今年截至目前,共立案查处各类涉水案件419起。环保、公安、农业、城管按照各自执法权限,依法对入滇的6条河道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巡查检查;联合市水政监察支队、市滇管总队、市水上治安分局、区森林公安、区质监局、区林业局等相关部门开展滇池污染源调查、矿山水土保持落实情况检查、爱鸟护鸟、违禁渔具取缔、入滇河道检查。
截至目前,晋宁区水务综合执法大队共开展滇池水体、河道、水库、坝塘、输水管道、净水厂等水利工程设施巡查检查762次,对涉水违法行为及时制止、及时查处。
晋宁区水务综合执法大队还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科技活动周、依法治水"法律法规宣传等活动,精心策划,面向社会、面向公众涉水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强化了老百姓的环境保护和节水意识,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